“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习近平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灾害面前,武汉人民在长达76天、1814个小时的“封城”状态下,广泛动员、积极开展与“新冠”病魔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此同时,体育部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校党委号召,组织党员下沉社区,积极投身抗疫志愿者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志愿者,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体现在伟大的“抗疫”斗争当中,把党员的先锋模范的“冲锋号”吹响在“抗疫”前线上!
周晓东:一个都不能少!
身材魁梧、满面和煦、语气平和而坚定……大家对周主任的印象大都离不开这样的形容,正是这样一个形象,成为疫情期间体育部教职员工内心深处“可靠”的化身。
在最困难的那段时间,我校校友不断为学校师生捐赠生活物资,但由于交通管制及人力有限,很多居住在学校外面的教职工无法获取这些援助物资。就在这时,周晓东向体育部党委自告奋勇,说“越是困难,越是一个都不能少!”由于他是志愿者,拥有市内通行证,可以将这些物资运送至学校外面的教职员工,于是主动与学校联系申请物资,并挨个电话联系确定人员名单,从早到晚跑遍武汉三镇为体育部散居校外的老师将物资一一送达。体育部员工纷纷感慨,周主任这种雪中送炭的精神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感谢校友的慷慨援助,感谢周主任的不辞劳苦。
其实在武汉封城初期,周主任已经投身到抗疫志愿者的队伍中,参与了大量的志愿工作:
一、1月30日他携手法学九四校友刘大为联合成都天一美膳公司为华科大同济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一医院、省中医院、武科大天佑医院、天门市中医院等一线医护人员以及东湖高新分局、武汉守护医者装卸志愿运输队等社会团体捐赠高能量饼干的工作(价值100多万)。
二、协助福建担当者教育基金会等社会爰心团队对我校及多家社会医院捐赠医疗物资,并协助基金会提供市内最后一公里的物资转运的工作。
三、加入武汉守护者联盟装卸志愿运输队为医院、社区转运医护物资。
四、联系雅和睿景酒店为志愿者运输队提供免费爱心餐和预防中药等物品。
五、帮助社区联系社会捐赠的爱心蔬菜。
可以说,自疫情态势严重以来,周晓东的电话基本就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经常会有人被他询问“有没有充电器,我手机没电了?”
作为众多志愿者群体的一员,周晓东不仅身体力行的做着最基本的搬运、装卸货等“苦差事”,更重要的发挥着一些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作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成为他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的重要法宝,能够让最宝贵的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严重期间,周晓东主动谢绝了各种宣传和奖励,表示这是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职责,也是作为基层党委委员的工作担当,“我的同事朋友就是我的家人,能为他们做点实事是我的荣幸,我最希望的就是,等疫情结束,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是健康、安全的,一个都不会少!”
赵光德:战时有我,是我的荣幸;有召必回,是我的使命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席卷了整个武汉,形势严峻!全国各地启动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当我和家人从武汉返回山东老家时,立即被当地防疫部门要求居家隔离观察。大家都说“在家隔离”也是贡献,可是我总觉得有满腔热血无处安放,当时我就在想,出了隔离期我一定要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我总觉得,国难当前,当代青年人就应当挺身而出、肩负起民族之责任。
2月16日这天,我的妻子接到了单位电话,说外地援鄂医疗队将入驻中国地质大学未来城校区,请她做好返汉工作的准备,我毅然决定同她一起返汉支援,并通过妻子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申请以志愿者的身份返汉参与校区服务保障工作,并开始着手准备各项证明材料。当时激动地心情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晰:是的!我即将奔赴疫区!奔赴“战场”!如今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我深感荣幸,也必定尽我所能。
返汉申请获得批准后,20日一大早我们就驱车前往武汉。我们历经了高速封路、经过了层层检查、看到了大家见到鄂A牌照时惊恐的眼神、听到了交警在得知我们是返汉志愿者时道的那一声“保重”,历时12个小时我们抵达武汉。虽然临行前对路途有无数种想象,心中也有些许不安,但在进入武汉那一刻,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武汉,我们回来了!”
到达未来城校区以后,我第一时间报到并领取任务。妻子的工作是陕西医疗队的联络员和校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我的工作是对接校区110监控室;负责校区防疫物资的领用和运输;协助联络员完成各医疗队防疫物资、生活物资、捐赠物资的搬运、清点等后勤保障工作。虽然工作量很大,没日没夜的运输物资、搬运物资、清点物资,可是每当看到医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休息时,就感觉到我们的辛苦根本不算什么。
这段时间,我真切感受到了前线医护人员工作的辛苦,感受到了每一份防疫物资的沉甸,感受到各地捐赠物资人民的炽热的爱心,感受到了大家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在战“疫”前线,可能我们做的工作很基础、很简单,但当这些工作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和力量。现在武汉抗疫之战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大家都坚持不懈付出自己的努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能全面战胜疫情,春暖花开,畅享未来!
白磊:疫情就是战场 是党员就要有所担当
2020年1月23日,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发布公告:自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进入封城状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医院根据防疫指挥部的要求,优先集中力量救治新冠患者,在此期间,武汉首义玛丽亚妇产医院收诊了大量的待产孕妇,为了保证这些孕妇的平安,玛丽亚妇产医院全部在汉医护人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其中就包括我的岳母李红霞医生。岳母要坚守工作岗位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支持,但因为疫情,武汉市交通管制,医院接送医护人员用车异常紧张,在此情况下,我主动提出可以提供自家车辆接送岳母上下班,同时也可以在排班重合时顺路接送“清江山水——南湖大道——玛丽亚妇产医院”这条线路上的超声科苏主任,为医院减轻用车压力,此举得到玛丽亚医院的高度赞赏,并由其出具了相关的证明材料,保证了车辆在疫情车辆管控期间正常通行。
随着疫情的日趋严重,武汉市对全市小区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号召志愿者下沉到各小区提供服务、协助管理。我的爱人石岩,作为武汉人才的党员,积极响应防疫工作的需要,于2020年2月17日开始下沉到汉阳五里墩五玉里社区,为武汉的战疫奉献自己的力量。
同样,因为交通管制的原因,下沉人员的用车情况也紧张异常。从爱人那里得知此消息后,我告诉她,我们的车子有玛丽亚妇产医院提供的证明材料,可以正常通行,而且我们的车子是辆七座的车,一次性运载更多的人或防疫物品,可以为下沉人员提供用车。在爱人向单位说明情况后,爱人的单位考虑到我家有两个小孩,两位老人,其中岳母一直在医院坚守岗位,我本人负责接送,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下沉人员的防护安全,就尽量在石岩排班下沉社区时我出车接送,必要时拉载一下消毒防疫物品。武汉人才将我的车辆向武汉市公安局车辆管理局进行了备案,并按要求为我的车辆办理了“武汉市疫情防控车辆中心城区专用通行证”。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期间,根据从防疫指挥部及相关媒体介绍的防护安全知识,每次出车前后我都为车辆进行彻底的消毒,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为用车人员提供安全的乘车环境。
疫情是无情的,但在疫情面前依然有无数的医护人员勇敢的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我,作为一名党员,每当看到关于医护人员拼死工作的报道,心中总是激情澎湃,在我能为这场战斗奉献一点力量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在万众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打赢这场战役,齐心协力的将春暖重新送回每一名武汉人们的心中,将花开再次绽放在武汉的大地上!
徐金芳、苗青勤、张声华:志愿先锋 逆行向前
2020年1月23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封城让喧闹的武汉一夜之间变得沉寂,在千万市民“宅”在家中,生活物资的供给、小区出入管控、孤寡老人的生活保障、特殊人群的药品供应等一系列民生需求急需解决。面对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有限,人手缺少的情况下,我部徐金芳、苗青勤、张声华等几位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听从校党委关于党员下沉的要求,不畏疫情防控风险,克服一切困难站了出来,和小区一批志愿者们逆行向前,积极服务于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家园的安宁筑起了一道坚强的篱笆,书写了大爱无边,敢于担当的诗篇。
自2月17日-4月7日以来,他们按照社区安排值守于门岗,积极为小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此外,他们还为小区居民发放“大鱼”网购物资、中百爱心菜。津发小区是一个拥有1550多户居民的小区,在疫情期间,他们每天为小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达2000元左右,每周为小区分发各种物资几十吨甚至上百吨,每天中餐都是在两点左右才吃,遇到物资运送晚点,发放物资到晚上12点左右......
同时,搬运、发放学校校友会捐赠物资、组织和安排小区义务免费理发服务则成为他们的日常。
另外,他们还承担了小区晚间门岗值班和夜间巡逻的工作,在疫情非常时期,做到守土尽责。
苗青勤同志目前担任学校场地器材科科长一职,疫情期间,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他组织场馆工作人员将学校所有的体育场、馆进行封闭和消杀工作,配合学校保卫部安装场馆红化线测温系统,并为学校5月6日至10日开展的全校教职工核酸检测工作提供场地保障。
正因为有这么一群志愿者的坚守和默默奉献,津发小区较早获得“武汉市无疫情小区”称号。
他们说:“在国家危机,人民有难的关口,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杰:守初心、担使命,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本色
为响应学校党委关于防疫的倡议书,落实体育部党委关于下沉社区的部署安排,我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坚决服从学校防疫指挥部统一指挥,践行一线规则,积极下沉社区服务,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我居住在学校对面的东林外庐小区,小区里居住着很多学校的老师。随着疫情态势的加剧,我就在想如何发挥好体育人在活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优势,并且把这种优势发挥在抗疫工作中,经过与部领导和家人的商讨,我决定不再犹豫,党教给我们要勇于直面困难,面对灾害我们要做的是自救而不是坐等援助!于是,我在东林外庐小区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职工网格服务微信群(150多人),并且加入省直机关党员进社区保障小组,积极服务群众,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组织小区里的教职工和志愿者开展生活物资的采购和分发,解决群众的生活需要和困难。
经过三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我感觉到疫情就是一个检验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不是在为国家分担忧愁的试金石。所有的党员和志愿者勇敢地站出来与病毒作斗争,使我们的群众和教职工生活有序,在灾害面前不会人人自危,能切实体会到有组织、有学校、有家人的关爱,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校友疫情已经一直在不断的向母校捐献各种物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生活需要,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斗争并不是孤独的!
东林外庐小区一直保持无疫情小区的状态,这个成果是众多党员和志愿者无私奉献、努力奋斗获得的,而我组织成立的志愿服务也获得了社区群众的高度肯定。社区为我们志愿者颁发的“抗疫纪念杯”也让我明白了群众的支持是多么宝贵和重要。政府为志愿者发放了志愿服务劳务费,在我的号召下,我们把这笔钱捐献给了社区,希望我们的家园经过这次疫情斗争大考后,能更加和谐美好!
附:中南大体育部参加抗疫志愿者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白 磊 苗青勤 王建国 武身汉
徐金芳 杨洪云 周晓东 曾丽萍